2023-10-06 23:37:14 分類 : 熱點 來源 : 大洋網(wǎng) 圍觀 : 1111 次
10月6日,廣州市三防總指揮部辦公室與市氣象局、廣東省水文局廣州水文分局和南海預報減災中心對廣州市未來7天的氣象水文情況進行了會商。預計,7日至9日受臺風和冷空氣疊加影響,廣州將有大雨局部暴雨,氣溫小幅下降。過程累積雨量:南沙、增城、番禺、黃埔50~80毫米,局部超過130毫米,其余地區(qū) 20~50毫米;最大小時雨量:20~40毫米。10日至12日,副高加強,以多云天氣為主。6日夜間起風力增大,港區(qū)、沿海及高地平均風逐漸增至6~7級,陣風8~10級,中心城區(qū)平均風逐漸增大至4~5級,陣風6~8級,7日至8日風力維持,9日早晨起風力減弱。
預計今年第14號臺風“小犬”8日在廣東省東部近海海面轉向西偏南方向移動,強度逐漸減弱,9日前后在珠江口外海面減弱為熱帶低壓。
7日-9日受臺風“小犬”和冷空氣共同影響,廣州市將有較明顯風雨。市三防辦建議重點做好:
(一)進一步壓實防風責任。各區(qū)、各部門要堅決杜絕麻痹思想、僥幸心理,堅持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,立足最嚴峻情況,以高標準嚴要求做好最充分的準備,嚴格落實防臺風“六個百分百”,切實做到守土有責、守土負責、守土盡責。
(二)加強臺風監(jiān)測預警。應急、氣象、水文、海洋、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等部門要嚴密監(jiān)視臺風變化,科學研判風情和水雨情,滾動發(fā)布最新臺風預報結論,及時發(fā)布預警信息,為相關部門和公眾開展防災避險提供科學依據(jù)。
(三)進一步落實海上防風措施。在進一步加強深圳以東回港避風漁船安全管理的同時,要科學研判臺風西進可能帶來的風險,做好深圳以西漁船的安全管理。
(四)加強城市內澇防御。要落實易澇涵洞、隧道、地下車庫、地鐵和其他地下空間安全管控,提前向可能發(fā)生內澇的風險點預置排澇搶險隊伍和裝備,及時處置各類險情。
2023年1月1日至10月5日,廣州市各區(qū)代表站平均降雨量為1851.8毫米,較全市各區(qū)代表站近十年平均雨量(1795.7毫米)偏多3.1%。截至10月5日,廣州市三防總指揮部共啟動應急響應43次,其中防暴雨內澇四級應急響應25次、三級應急響應10次、二級應急響應1次;防臺風四級應急響應4次、三級應急響應1次、二級應急響應1次;防汛二級應急響應1次。
預計未來一周廣州市各江河水勢總體平穩(wěn),流溪河、增江水位變幅0.5米以內,中小河流水位變幅1.0米以內。珠江最高潮位先下降,9日后逐日升高,最高潮位出現(xiàn)在上午。
預計7日至8日,珠江口至粵西近岸海域將出現(xiàn)1.0-2.2米的輕浪到中浪,珠江口外海域有2.5-4.5米的大浪到巨浪;粵西近海有1.8-3.0米的中浪到大浪。建議船舶不要前往珠江口外海域活動。
文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黃慶 通訊員穗應宣
圖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蘇俊杰
鄭重提示:廣州資訊網(wǎng)是一個公益性的資訊信息網(wǎng)站平臺,本站中的資訊信息均為用戶投稿或互聯(lián)網(wǎng)收集整理,如有侵權之處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處理。本站各種信息及資料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表及超鏈接等)均來源于該信息及資料的相關主體的官方網(wǎng)站或公開發(fā)表的信息。本網(wǎng)對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網(wǎng)站信息的商業(yè)活動及其風險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Copyright ? 2023 toouyi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廣州花城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18926159557(微信/手機) QQ:291795092 E-mail:291795092@qq.com
RSS | XML 備案號:粵ICP備17017967號 粵公網(wǎng)安備44011402000987號 技術支持:花城網(wǎng)絡
關注廣州資訊網(wǎng),掃一掃有驚喜